Hi , 歡迎來到西安熱線官方網(wǎng)站!

紀曉嵐:一個人的視野和格局,基本來源于小時候

發(fā)布時間:2019/9/9 18:16:30 打印 收藏 瀏覽量:148

 十九年前,一部叫《鐵齒銅牙紀曉嵐》的電視劇上映,一時間,那個機靈可愛又睿智的紀曉嵐便成了家喻戶曉的角兒,劇集連推四部,成為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。

  時至今日,在知乎上甚至還有人問:看了幾十遍《鐵齒銅牙紀曉嵐》是什么體驗。

  其實,正是乖萌逗趣的紀曉嵐,讓我們得以在那個壓抑封鎖的時代,看到了不一樣的才子。

  他會說段子,會講故事,無論夸人還是懟人,都能自帶一種文化人的幽默,正是這樣有趣的靈魂,讓他成為無論朝堂還是民間都喜愛的一等人物。

  但要說紀曉嵐能從一個平凡的科舉士子到官至太子少保,這一路的蛻變,其實都離不開父親紀容舒的家教師傳。

  從為人到處官,這位父親的教誨伴隨了紀曉嵐的終生,哪怕處于天地君臣之間,他都能立身醇謹,不入濁流。

  1724年,雍正統(tǒng)治的河間府下,有一座叫崔莊的小鎮(zhèn),當?shù)氐母粦艏o家,住在朝南開的大宅里,院內(nèi)小巷曲折,好幾處四合院毗連坐落,又有幾座小樓聳立其間,被稱為“九門九貫巷”。

  便是這一年的六月,紀曉嵐出生在了這里。

  他是父親紀容舒與第三位繼配夫人所生的兒子,因此,紀曉嵐往上還有一個同父異母哥哥,叫紀晴湖,而他們的年齡差距,有十九歲。

  過去的那些大戶人家講究嫡庶之分,兄弟姐妹也有親疏遠近,但在崔莊紀氏這樣的書香門第里,并不如此。

  紀容舒曾說:“世情萬變,治家者平心處之可矣!

  平心,就像是把一碗水端平,把一顆心擺正。

  在小嵐到來之前,紀晴湖一直都是獨子,但他性格淳實淡靜,正是不縱容不溺愛的家教使然。

  那時還幼小懵懂的小嵐,總是愛跟著大哥一塊玩,而對于紀晴湖來說,年齡不是差距,誰叫你是弟弟。

  有了大哥的提挈和保護,小嵐的童年一言概之,就是那句: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。

  直到長至七八歲,小嵐才知道原來兩人是異母兄弟,但這點血緣間隙,早已在經(jīng)年的親密相處間化解無形。

  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圍,讓紀曉嵐在一個充滿友愛的環(huán)境里長大,使他的天性得以不被禁錮和壓抑,才氣天賦也一點點展露出來。

  這世上,被稱作神童的有不少,但不落到像仲永那樣泯然眾人、或恃才傲物墮入歧途的命運,卻是離不開正確的指引和良師般的家教。

  紀曉嵐到底有多調(diào)皮?

  《隨園詩話》中曾有批語說:“紀曉嵐少年紈绔,無惡不作,嘗考四等,為乃父所逐出!

  那會紀曉嵐二十一歲,是府學里的一名廩生,享受朝廷補貼的生活費,然而,在后來的例行院試中,他考了一個四等,重重跌了個跟頭。

  究其原因,紀曉嵐自己也承認是“余少好嘲弄”。他常常以戲弄別人為樂,同學老師乃至鄰里和尚,都沒逃過。

  面對這個自小聰明但又調(diào)皮守不住心的兒子,作為父親的紀容舒心里清楚,跟他硬講道理的效果約等于零,所以,他選擇先說一個故事。

  有一天,紀容舒在自家門口跟一個衣著襤褸的人交談了起來,隨即便喊了紀曉嵐,叫他給這人行禮。

  紀曉嵐見此人落魄似乞丐,自然有些奇怪和不情愿。

  紀容舒卻跟他說道:“在前朝末年,四處鬧兵亂,你的曾祖那會才十一歲,不幸流落在亂軍之中,多虧了這位兄臺的曾祖父搭救,才得以生存下來。我已很久沒有他家的音信了,沒想到今天終于見到了人!

  隨后,紀曉嵐便見父親把這人留下,并為他妥善安排了生計。

  紀容舒的這個故事,藏著做人需懂得知恩的道理。他讓紀曉嵐明白,老師是傳道解惑,朋友有同窗之誼,而被你嘲弄是“禿驢”的和尚,卻是一心樂善的出家人。

  有時候,為了自己開心而傷害那些對你好的人,那往后當你需要幫助時,還會有人真心對你么?

  此后,紀曉嵐果然收斂了心性,認真積蓄學力,迎接三年后的秋闈。

  1747年,紀曉嵐中舉,被定為第一名解元。

  按例,鄉(xiāng)試考中的舉人第二年可以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,就在紀曉嵐躊躇滿志地跨進貢院時,等著他的,卻是一場名落孫山。

  所有人都難以置信,當初鄉(xiāng)試拔得頭籌的才子,竟然科舉不第。

  面對灰心喪氣的兒子,紀容舒平心靜氣道:“你還記得為父跟你說過的話,人除了讀書之外,還要知道什么?”

  紀曉嵐答:“子弟讀書之余,亦當使略知家事、略知世事,而后可以治家,可以涉世!

 紀容舒點了點頭,

  為父跟你講一個故事,在明崇禎十五年,河間兵亂,當時大家都準備出城避難,而你那兩位曾伯祖在門口收拾行李時,忽然聽到鄰居一老叟指著門神說:“如果今天有像唐朝這兩位尉遲敬德和秦瓊那樣的武將,也不至于國家敗落到這種地步!

  你兩位曾伯祖是年輕秀才,聽了話便跟人爭辯,說:“這門神是神荼和郁壘!”

  那老叟不服氣,回屋找出《西游記》作證據(jù),你那兩位曾伯祖自恃讀書多,說《西游記》是末流小說,不足為憑,于是進屋翻檢出東方朔的《神異記》,繼續(xù)跟老人辯論。

  本來天色已經(jīng)很晚,他們又翻書又爭論,一來二去城門關閉,第二天想再走,卻已經(jīng)兵臨城下,丟了性命。

  紀容舒告訴兒子:

  讀書是為了經(jīng)世致用,而不是叫你把自己困在里面。

  科舉不中,可以再考,但如果人不懂得從困境中走出,曉得再多道理,也過不好這一生。

  沉淀下來的紀曉嵐,不再糾結于過去的失敗,而是在求學的過程中享受樂趣,結識同道好友。并在六年后的科舉中,名列二甲第四名,進入翰林院。

  身為父親的紀容舒,遇事從不先指責,而是用一個個故事讓孩子明白,你走過的路,別人都走過,當你知曉結局時,又該如何做出改變?

  其實,教育從來不是以自我的方式去給予,而是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溝通。

  1763年,紀曉嵐到福州考試院上任,從一名考生,成了一名考官。

  試院里有兩棵充滿靈氣的唐朝古樹,當?shù)氐墓賳T說考試前考官都要拜一拜,傳說它們是朱衣人,在閱卷的時候,但凡他們點頭,那卷子定被取中。

  紀曉嵐憶及年少,老師李若龍曾經(jīng)八次會試都沒考中,感慨間就說試場其實并不公平,一個人是窮是達都是命。

  當他對父親談及此事時,卻遭到一頓痛批:“若龍是應舉的士子,發(fā)發(fā)牢騷就罷了,而你身為主考官,聽信這種宿命之說來搪塞考生,是大不應該!”

  如果這世上有一個人能讓鐵齒銅牙的紀曉嵐啞口無言的話,那一定就是他爹紀容舒。

  后來紀曉嵐在執(zhí)掌文柄時,對于試卷的批改和取舍慎之又慎,他本身便是靠科舉入仕,深知這一路走來的艱辛,所以對有才的考生更是愛惜,哪怕是落第的士子,都會在他們的卷子中認真作出批語和勉勵。

  以至于這些落榜的書生再考高中時,都登門拜謝,執(zhí)弟子之禮。

  在紀曉嵐為官的這些年,深受父親紀容舒的影響,他能以清廉正直貫穿一生,離不開父親給他上的最后一堂課。

  當時年近八十歲的紀容舒到福州看望兒子,聽他說起這學署鬧鬼的傳聞。便道:“哪里有什么鬼?我就不信,把我的床鋪搭在鬧鬼的房間里去!”

  紀曉嵐勸父親一把年紀就不要跟鬼較勁,

  父親卻說:

  一個人心里,有坦誠的一面,這便是陽氣,有陰險的一面,這便是陰氣;有剛直的一面,是為陽氣,有歪斜的一面,那是陰氣。

  “人只要立意光明正大,那就算有鬼魅的陰氣,也會怕你這陽氣!”

  那一刻,紀曉嵐猶如被點醒的夢中人,為人處世只要充滿陽氣,又怎么會怕被外界侵擾。

  紀曉嵐這一生的精力都聚于《四庫全書提要》,等到晚年,便著手寫了一本雜記,叫《閱微草堂筆記》。

  他在這本書里用了一千兩百多個故事,借鬼怪說世人,被譽為“覺夢之清鐘,迷津之寶筏”。

  魯迅曾說:“紀曉嵐很有可以佩服的地方:他生在乾隆間法紀最嚴的時代,竟敢借文章以攻擊社會上不通的禮法、荒謬的習俗,以當時的眼光看去,真算得很有魄力的一個人!

  正是這樣一個有魄力的人,也和他父親一樣,把道理都藏在了這些后來人愛聽的故事里,一直講到了八十二歲。

  如果說歷史是浩瀚長夜,那總有人會化作星辰與燈塔,他們來過,并用智慧的閃光穿過時空,與現(xiàn)在的人們相遇,道上一句:你好,在下紀曉嵐。

相關閱讀

用戶留言
驗證碼 換一張 * 請正確輸入圖片中的字符,不區(qū)分大小寫
評論列表

暫無評論,您可以第一個評論